教育孩子是每个爸妈都要学习的技能。英国心理学家杰瑞米·迪安在著名学术网站“心理博客”刊文,总结了8项心理学研究,可以为家长们提供育儿思路。 1.有孩子的夫妻更快乐。不少初为人父母者,面对宝宝的哭闹、顽
7.太喜欢看电视、玩手机。有的父母白天忙工作,晚上回家不是盯着电视,就是玩手机,忽略了孩子对陪伴的心理需求,这样的做法对亲子关系伤害很大。家里不妨每周设置两到三天“关电视日”或者“丢掉手机日”,一家人
6.说话不算数。“你答应我考前三名就给我买赛车,现在为什么不给我买!”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不少见。家长三番五次言而无信,即便事出有因,也会对孩子的心灵和成长造成负面影响。这种做法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,孩子
5.决不能吃一点亏。“谁打你,你就打回去,千万别吃亏。”这成了不少家长对孩子的“学前教育”。可另一方面,社会上许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、缺乏团队精神、不懂得“宽忍”。受这种言传身教的孩子,长
4.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“好学生”。有些家长勒令孩子只准跟好学生一起玩,不允许接近“坏学生”。但首先,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品德优秀,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有优点。家长的命令让孩子单纯的世界蒙上了功利的色彩。
3.总说这也不准,那也危险。在有些父母的眼里,孩子缺乏本能的自我保护能力,需要父母撑起保护伞亦步亦趋。然而,这样的言行会导致孩子自我封闭,性格怯懦,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;还有一部分孩子“物极必反”,长大
2.总说孩子不如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从谁家孩子个儿高,到谁的孩子会背唐诗、弹钢琴、写书法……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不少孩子长大后最痛恨的人。爱攀比的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,但盲目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发
第九课:激情的力量 “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”,诸葛亮忠告孩子,如果虚度年华,消磨时光,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衰老下去。而孩子往往很难保持长久的激情,这就需要家长不时地帮孩子“点一把火”。如孩子决定学小提琴
第六课:速度的力量“淫慢则不能励精”,凡事拖延就会懈怠。在这个凡事都讲效率的时代,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成理想,还有更多时间去修正。孩子精力有限,做事难免“三分钟热度”,家长应督促孩子,但要注意把握尺度,
第五课:立志的力量 “非志无以成学”,告诫孩子要立志,要有决心和毅力,避免半途而废。孩子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,可能产生无数志向。家长要帮孩子做好计划,像爬楼一样,一层一层爬才能到达顶层,只有阶段性地实现